教辅书、校服、课后延时服务:为啥一说收费,就有家长要炸毛?
摘要:北京时间20191203关于【教辅书、校服、课后延时服务:为啥一说收费,就有家长要炸毛?】的具体情况和说明,让www.jldytl.cn新闻频道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。
这些年,教育收费相关的事件不断见诸媒体,各种争议时有发生。网络上,教育收费经常是不折不扣的流量大热门。只要事关学校收费,人们甚至还来不及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,吃瓜群众已经群情激愤,争论和口水迅四处蔓延。
前不久,武汉某学校2300元的校服套餐被网络曝光,套餐里的礼服、呢大衣、冲锋衣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没几天,深圳某小学为了减轻书包重量,学生统一定制使用轻质减负书包。五位一年级学生背的书包跟定制的不一样,校长给予教育,也在网上引起了两派意见的大争论。教育收费,自古有之《论语·述而篇》:子曰:“自行束修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"
“束修”,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十条干肉。孔子重“礼”,要求学生初次见老师时,要拿十余条干肉作为学费,也就是“拜师费”。
这种拜师礼被沿用下来,直到清代,私塾先生还会把“拜师礼”叫“束脩”。《红楼梦》也写到过:“(薛蟠)不过是三日打鱼,两日晒网,白送些束脩礼物与贾代儒。”
可见,贵公子薛蟠读书,也是要给老师交学费的。
目前我们国家实行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。“义务教育”不等于免费教育,国家只免除学费,其它的费用还得交。
打个比方,我们打一款游戏,或者看一部动漫,除了必要的购买使用费用(当然也有免费的),还有很多周边产品,是需要另外付费的。
提起收费,家长为啥一言不合就炸毛?
在不少家长心目中,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,在学校花费的钱并不多,跟养孩子每年动辄几万十几万的花费相比,不说九牛一毛,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。
通常,学生最主要的花费,在课外的各种培训、提高课程上。不少家庭为此承担着巨大的压力。
2.家庭经济状况不同
由于我国国情复杂,地域差别明显,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各异,在承担孩子学习生活支出时,每个家庭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。
有的家庭倾尽全力花几百万买老破小学区房;有的家庭不动声色地把孩子送进收费昂贵的私立学校;也有的家庭,面对每一笔缴费都会深感压力。
在对待学校收费问题上,有些家长敏感而充满怀疑,也是事出有因。
3.家校关系的不和谐声音
思考:如何让家长不再为收费炸毛
在孩子教育问题上,家长和学校本该是最好的同盟者。而教育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,容易使家校关系出现不和谐声音,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。
怎样才能让各项必须的收费更合理,更得家长心呢?
1.政策制约
早在2014年7月14日,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规范教师行为,教育部颁发《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》也就是通常说的“六条红线”。
这些年来,许多地方性的禁止教育乱收费制度先后出台,红线越画越多,越来越具体。
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收费问题,从来不曾放松过监管,促使学校和广大教师恪守师德、廉洁自律,避免踩踏“红线”。
2.程序透明
近年来,一些学校在开展各类涉及收费的活动时,由校方策,第三方承办。各项活动经费公开,收支一目了然,同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管。家长们应该可以放心了。
笔者孩子所在的学校,遇到一些事关孩子学习成长的必要支出时,由家委会等组织负责宣传、实施,收取费用,深得家长的信任和认可。
3.社会监督
除了教育部门核定审批的收费项目外,一些需要征得家长同意的收费项目,由家委会、家长代表进行监督,保证收费合理、规范、透明。
结束语
随着多年来国家对教育收费问题的规范和监管,教育部门的大多数领导和老师,对政策“红线”都怀着敬畏之心,不敢也不会去轻易碰触。
学校有责任做好宣传解释工作,避免家长在教育收费问题上产生误解和疑虑。
家长与学校应该相互理解信任,减少误解与怀疑,共同为培养好下一代的目标而努力。